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成果 ——《十三条协议》

2020-02-15

《网上展览·馆藏文物》第二期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暂时闭馆,并暂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纪念馆传播知识、解读文化、弘扬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公共文化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开展网上博物馆服务,将从馆藏文物、红色歌曲、红色影视、历史人物、中央党报中的红色安源五个方面陆续线上推出一系列精神文化大餐,真诚地邀请您及家人一起线上观赏。本期栏目为馆藏文物,将陆续推出一批馆藏精品文物,今天,馆藏文物第二期让我们线上鉴赏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成果——《十三条协议》。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成果——《十三条协议》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用响亮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时站在毛泽东身边的还有刘少奇和李立三。28年前,这三位来自湖南的年轻人在安源共同领导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28年后,他们会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安源,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爆发地,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和“无产阶级的大本营”。珍藏于我馆的《十三条协议》,它见证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那在这份协议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微信图片_20200217150139.jpg

文物名称:十三条协议

年       代:1922年9月18日

文物类别:文件、宣传品

质       地:纸

尺       寸:横47.5厘米,纵30厘米

质       量:4g

文物来源:原萍乡煤矿矿长李寿铨之子李为扬捐赠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十三条协议是铅印字印在香裱纸上,横47.5厘米,纵30厘米,共有25列文字,正文为13条协议的内容,字体为繁体字;正文后为“萍矿总局”、“株萍铁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三方落款,最后一列为落款时间“国民十一年九月十八日协订”。协议正面的右下方,钤有上、下两枚醒目的印章,居上者呈椭圆形、横向的、淡蓝色的印章,印有“李寿铨遗物”和“李为扬珍藏”,印章左右两边边缘处分别印有一个淡蓝色的小五角星;居下者呈正方形、大红色的印章,印有篆书阳文“李为扬印”四字,印章正上方为用毛笔书写的黑色的“珍藏”两字。从印文可知,这份珍贵的十三条协议为时任萍乡煤矿矿长李寿铨保存。1924年,李寿铨将十三条协议带回老家江苏扬州,后转交给其子李为扬保存。1956年,经我馆多次努力沟通,李为扬将其无偿捐赠给纪念馆。十三条协议内容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217150340.jpg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决定大罢工的安源党组织会议旧址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后,全国工人运动逐渐高涨;7月,汉阳铁厂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消息传到安源,鼓舞了安源工人的斗志。随着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壮大,安源路矿两局日渐恐慌,企图赶走俱乐部领导人,并下令查封工人俱乐部。矿局拖欠数月工资未发以及查封事件,彻底点燃了安源工人的怒火,工人们纷纷要求进行罢工斗争。就在这个紧急关头,1922年9月初,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安源,在牛角坡主持召开了决定大罢工的安源党组织会议,做出了组织安源路矿两局工人大罢工的决定,指示安源党支部在罢工斗争中要正确运用“哀兵必胜”的策略,同时提出“哀而动人”的罢工口号,争取社会和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微信图片_20200217150423.jpg

罢工指挥部旧址


为了加强罢工斗争的领导力量,中共湘区委员会和毛泽东派刚从苏联回国的刘少奇赶赴安源,协助李立三参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9月1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向路矿当局提出三项要求,限期答复,否则举行罢工,并向全国发出快邮代电,呼吁全国各工团和社会各界声援。

罢工前夕,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安源党支部和工人俱乐部召开会议,制定罢工斗争的具体方案,成立了罢工指挥部,李立三担任罢工总指挥,住在秘密处策应;朱少连担任罢工副总指挥,协助李立三工作;刘少奇担任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常驻俱乐部应付一切,同时俱乐部还扩大了工人纠察队,成立了工人侦探队,这是当时全国最早的工人武装组织。


皮克连环画《歃血为盟》


为了维持好罢工期间的社会秩序,罢工总指挥李立三还深入洪帮开展统一战线思想工作,并与洪帮老大章龙歃血为盟。


1922年9月14日凌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发出罢工命令,并致电汉冶萍公司宣布罢工,一声汽笛如惊雷般震荡了安源十里矿山,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了。受苦受难的安源工人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坚强领导下,铁路工人停开了萍乡至株洲的首次列车,鸣放汽笛;煤矿工人砍断电线,向井下发出罢工信号。安源工人义无反顾地拿起岩尖、斧头,如潮水一般从矿井、从工棚、从机房、从四面八方涌出,齐声高呼:“罢工!罢工!坚决罢工!”“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等口号,并向周围散发传单,万众一心的口号声,响遍了全中国。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向路矿当局提出了十七项复工条件,发表了《罢工宣言》。


罢工实现后,路矿当局勾结军阀,将安源划为戒严区域,设立戒严司令部。还请来军队,占驻工人俱乐部及各重要工作处,安源工人奋力反抗,数千工人冲入工人俱乐部,将军队赶了出来。矿局指使工头职员用金钱收买亲友,企图拉拢少数工人下井开工,俱乐部及时派出工人纠察队将他们困于井下,从而粉碎了矿局破坏罢工的阴谋。


微信图片_20200217150613.jpg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旧址——萍乡煤矿公务总汇


罢工持续了几天,资本家仍无诚意,仍拒不接受工人提出的复工条件,并想尽种种诡计破坏罢工但均遭失败,无奈之下他们决定于9月16日上午,约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刘少奇,到萍乡煤矿总公事房进行谈判。戒严司令部就设在总公事房,司令部内警卫森严,到处站满了手上有雪亮刺刀的卫兵,个个杀气腾腾,大门口台阶的两边各架起一挺乌黑发亮的机枪,枪口对准前来的安源工人。智勇双全的刘少奇作为工人俱乐部的全权代表,毫不畏惧,只身赴约,与路矿两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此次谈判,挫败了敌人妄图武力胁迫工人代表下令复工的阴谋,为安源工人在政治、经济方面争取了利益,为赢得罢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217150646.jpg

面对安源工人们的坚强团结、英勇斗争和刘少奇的大智大勇、沉着坚定,戒严司令和安源路矿两局无计可施,不得不答应工人们的正义要求。1922年9月18日早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表李立三与萍乡煤矿局代表舒季俊、株萍铁路局代表李义藩在路局机务处正式签订了《十三条协议》,承认俱乐部、保障工人权利、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发清欠饷等要求全部满足。十三条协议反映了全体安源工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体现了“现在要做人”的合理愿望,获得了全体工人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同情。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历时五天,“未伤一人,未败一事”。《十三条协议》的签订,也标志着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了完全胜利!


微信图片_20200217150747.jpg

《十三条协议》签订地点:株萍铁路局机务处


当天下午,安源路矿万余工人在半边街广场召开大会,庆祝罢工胜利,并在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还发表了《上工宣言》,宣布复工。当晚,株萍铁路工人复工。次日凌晨,萍乡煤矿工人复工。至此,罢工胜利结束。


微信图片_20200217150826.jpg

万余安源工人庆祝罢工胜利大会照片


近百年时光,这份《十三条协议》已是岁月的积淀,但字迹依然清晰,语言仍旧铿锵有力。十三条协议的达成,是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朱少连、蒋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勇有谋、有理有节、从容不迫、据理力争取得的胜利成果。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在这次罢工斗争中,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三人更是充分发挥了各自独特的才能和作用,促使安源革命斗争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